2019-06-26 14:01:06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国家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与大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2019(第四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论坛旨在从城市“防洪抗旱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改革和管理”角度进行深度交流,结合中国各地域实际情况深度剖析,有序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水生态修复治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协同发展,坚持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地上与地下相结合,发挥“渗、滞、蓄、净、用、排”的作用。本次论坛主题为“城市防洪与科学管理”,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探讨解决思路,提高防洪排涝的技术水平,共同推动防洪排涝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组委会希望通过集合国际国内优秀的中外院士、专家的智慧与经验,丰富论坛内容,拓展论坛视角,扩大论坛影响,展开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充分交流城市洪涝防治研究领域的最新问题、先进技术及成功经验,为城市科学防涝与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言献策,为我国十三五计划对降低洪涝和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及城市水环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

一、时间地点

大会时间20191114日-15日  

大会地点:中国·广州

二、会议规模300-500人

三、组织结构

位: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水利学会

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

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位: 

广州市水务局

武汉市水务局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基金奖励工作办公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国际静压植入学会(IPA)

河海大学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武汉碧水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

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日本株式会社技研制作所

上海管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站: http://www.ifufc.com/  

四、大会主题与议题

大会主题:城市防洪与科学管理

大会议题:

1、防洪排涝综合规划;

2、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

3、信息技术智慧水务;

4、城市暴雨洪水风险预警及风险管理;

5、河湖管理的制度创新与健康评估;

6、黑臭水体治理;

7、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

8、环境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9、国际城市防涝排涝规划及水治理经验。

五、组委会(排名不分先后)

名誉主席:郭允冲、胡四一

大会主席:张建云

执行主席:吴学伟

大会副主席:安耀辉、邱瑞田、  炯、程晓陶、徐宗学、王银堂

顾问委员会:  浩、任南琪、侯立安、王 超、彭永臻  军、李明安、周文波日下部治

专家委员会:  伍、冯明谦、龚海杰、黄 昊、陈洋波、郭祺忠、刘桂生、宁平华、唐建国、谢映霞、向立云、杨向平、杨  涛、张 斐、张  辰、张胜雷、张  韵、张建频、张善发、郑兴灿、朱浩川、赵敏华、章卫军、王广华山田 淳、古米 弘明、粕谷 太郎、竹内 邦良Slobodan P.Simonovic、Michael Ro、Robert Bishop、Mark Van Loosdrecht陈国主、孙跃平、黄瑾、森田 弘昭、王恒栋、刘书明

 

组织委员会:

主任 员:林家祥

副主任委员:熊正元、金君良

     员: 松、李丹、孙志勇、关铁生魏立新、

邓艳、王蓓

   程烨、郭守成、茅力元、王瑞雪、闵峰、黄文芳、王萌

、日程安排

11月13日      全天签到

11月14日全天  开幕式及主论坛

11月15日下午  平行活动:广州市政院专题分论坛

11月15日上午  分论坛1:雨洪资源利用与排水论坛

分论坛2:城市水利与防涝论坛

分论坛3:水生态论坛

11月15日下午  参观考察

参会、参展、赞助等事宜联系秘书处

联系人:吴自洋

  话:021-51757707

 真:021-51757701

  132 4829 4380(微信同号)

  箱:@wintimechina.com">ziyang.wu@wintimechina.com

 网:http://www.ifufc.com/ 

七、往届回顾

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近年来城市洪涝多发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对城市水安全保障构成了严峻威胁,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洪涝防治已成为国际水利、气象、市政、交通、管理等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由中国工程院和英国皇家工程院联合召开的“中英城市洪涝防治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共同主办的“2017(第三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

 

会议现场

 

    大会开幕式由张建云院士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Ian Cluckie,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督察专员王磊三位嘉宾分别致辞。樊院长在致辞中以中国俗语为喻,提出城市水问题跟医生看病相似性,可用三句中国的俗语来概括。第一个,是外来因素的强弱或者疾缓,我们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二句话,就看自身强度怎么样,你的设施坚固不坚固,叫做“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是我们中医的说法。第三个,就是说我们应急能力,随时的应急能力,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樊代明副院长致开幕辞

 

    “中英城市洪涝防治研讨会”以“变化环境下的城市防洪排涝”为主题,围绕城市暴雨洪水、城市洪涝防治和海绵城市建设三个议题,邀请了12位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涉及到变化条件下的城市暴雨洪涝规律、城市洪涝监测、城市洪涝模拟分析、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城市低影响开发等方面,并设置了专门的讨论环节。这是中英两国水利科技交流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国城市洪涝综合治理交流借鉴的一次盛会。会议邀请了Enda O’Connell、Ian Cluckie、Roger Falconer、Dragan Savic、樊代明、张建云、丁一汇、马洪琪、王浩、吴中如、缪昌文、王建国等12位中英两国工程院院士。同时,还吸引了国内外50多个城市代表、来自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可谓是政、产、学、研、用等业内“大腕”云集。他们以全新、独特的视角,围绕“城市暴雨洪水”、“城市洪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等3个主题进行解读、分析和探讨,共享城市洪涝防治的新思维、新模式、新观点、新技术和新趋势。

 

    “2017(第三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以“重塑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水环境”为主题,探讨城市防洪排涝的核心命题,共同促使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真正起到生态作用,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塑造健康的、完整的、有用的生态文明共有23位主讲嘉宾就“海绵城市建设”、“科学布局城市防洪体系”、“构建可持续城市排水统”、“防洪治理下的流域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分论坛现场

 

    本次国际会议是两个论坛的强强联合,论坛内容极其丰富,不仅举行了系列主题论坛,还召开了针对性极强的圆桌讨论等活动,汇集中英两国院士、专家的智慧与经验,交流了中英两国乃至国际上城市洪涝防治研究领域的最新问题、先进技术及成功经验,并展开多学科、多角度探讨,特别是水利领域与市政领域的充分交流,为科学解决我国的防洪排涝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上一篇:一氧化碳传感器在发电机运行产生的CO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传感器将为海洋探测技术带来性革命颠覆 传感器挑战与机遇并存